第三百一十五章 心灵四大境界-《星空坠落时》
第(2/3)页
然而在心力方面,地球文明却展露出了他们放眼宇宙也堪称瞩目的天赋。
一代又一代的先贤降生,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体悟总结出了各种灿烂辉煌的思想,为后辈们指明了前行的道路。
虽然地球人的生命很短暂,但那些圣贤的一生却像是超新星爆发那样明亮,照耀了整个地球文明的不同时代。
结合了圣忍联盟传承以及华夏古籍密篇的记载,久天终于从中总结出了古人为心力划分的四大境界。
分别为:
虚静、归朴、空无、灿烂!
所谓虚静,便是所谓“心中无物为虚,念头不起为静”,这个境界的生命不再为世间外物所困扰,使心达到虚寂清净的状态,从而得以“致虚极,守静笃,万物并作,吾以观其复”。
这一境界的生命,便已经可以窥伺“道”的存在了。
而归朴,就是常说的“返璞归真”,或是“如婴儿之未孩”,就如同刚出世的婴儿一样,无需刻意,心本就纯净空灵,无情无欲,刚出世的婴儿之哭笑,只是遵循人之本能,自然如此。
到了这里,就可感知、领悟“道”的关键和要点了,从而生“抱朴”之心。
到了空无境,达到这一境界就代表心已经空无一物了。当心空了,“道”就可以进到心里来,心空的越多,道就进的越多。最后,没有了心之本体,分不清哪个是道,哪个是心,心与道融合在一起,实现了“与道合真”,也就能“深根固柢,长生久视”。
这便是“圣人”之境。
至于最后的灿烂,这个境界是古籍密篇里描述的最少的一个境界,从古至今也鲜少有人达到。
久天猜测,这个境界其实算是一种“状态”,一种基于空无境的状态。
宇宙灿烂,星河灿烂,人生灿烂。
到了这一境界的生命已经堪破了道的本质,什么是道?不是只有心中装的是道,而是万物皆道!
你是道,我是道,那只飞在天空的鸟儿是道,高悬于夜空的明月亦是道!
万物皆道,万物灿烂!
“精彩,妙绝!”当终于理解透彻之后,久天为之喟叹。
实在是太宏伟、太浩瀚了。
宇宙、天地、己身,一切可以渺小如芥子,一切又都可以广阔如须弥。
当理解了这四大境界之后,久天甚至于可以看到一条坦途出现在自己眼前,那是一条心灵化圣的道路。
实在是难以想象,在物质匮乏的千年前,那些圣贤究竟是如何有如此伟大的思想的。
不过即便有万里坦途,也依旧始于脚下。
第(2/3)页